|
该分类直接对应设备类型和使用场景,是日常选油最直观的依据,主要分为三大类。
-
适用场景:各类以燃烧为动力的发动机,核心功能是应对高温、高压和燃烧产物腐蚀。
-
细分类型:
-
汽油机油:用于汽车、摩托车等汽油发动机,按 API(美国石油学会)标准分为 SN、SM、SL 等级别(字母越靠后性能越优)。
-
柴油机油:用于货车、工程机械、船舶等柴油发动机,API 标准分为 CK-4、CJ-4、CI-4 等级别,侧重抗磨损和抗积碳能力。
-
通用内燃机油:兼顾汽油和柴油发动机,适用于小型发电机、农用机械等通用设备。
-
适用场景:工厂、矿山、基建等领域的非燃烧式动力设备,按设备运动方式和功能细分,针对性极强。
-
核心细分类型:
-
液压油:用于液压系统(如挖掘机、注塑机),传递压力并润滑液压泵,按 ISO 黏度等级分为 32#、46#、68# 等,还需符合抗乳化、抗泡沫等指标(如 ISO 11158 标准)。
-
齿轮油:用于齿轮传动机构(如减速箱、变速箱),应对 “滚动 + 滑动摩擦” 和重载,按 API 标准分为 GL-4、GL-5(汽车齿轮油),工业齿轮油则按 ISO 黏度分 150#、220# 等,强调抗极压性能。
-
轴承油:用于滚动轴承、滑动轴承(如电机、机床主轴),低黏度型号侧重流动性,高黏度型号侧重油膜稳定性,部分场景用润滑脂替代。
-
导轨油:专用机床导轨,解决 “滑动摩擦” 的 “爬行” 问题(低速时卡顿),需具备良好的附着性和抗乳化性。
-
压缩机油:用于空气压缩机,分为往复式、螺杆式专用油,需耐受高温压缩热,防止积碳生成。
-
适用场景:常规油品无法满足的工况,需具备特殊性能。
-
典型类型:
-
高温润滑油:如高温链条油(耐受 300℃以上)、窑车润滑油,核心指标是高温抗氧化性。
-
低温润滑油:如冷冻机油(用于冰箱、冷库压缩机),在 - 40℃以下仍保持流动性,避免凝固。
-
食品级润滑油:用于食品加工设备(如饼干机、果汁机),需符合 FDA(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)标准,无毒、无味、无迁移性。
-
金属加工油:非设备润滑,用于金属切削、冲压过程,起冷却、润滑、防锈作用,分为切削油、乳化液等。
该分类基于油品的核心技术特性,常用于行业标准制定和产品研发,主要参考国际通用标准。
黏度是润滑油的 “流动性” 度量,直接影响油膜厚度和流动效率,主要遵循两大标准:
-
SAE 黏度标准(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):用于内燃机油和汽车齿轮油,分为 “单级” 和 “多级”。
-
单级油:仅标注低温或高温黏度,如 SAE 30(高温黏度,适用于夏季)、SAE 10W(低温黏度,适用于冬季)。
-
多级油:兼顾高低温,如 SAE 5W-30,“W” 前数字(5W)越小,低温流动性越好;后面数字(30)越大,高温黏度越高。
-
ISO 黏度标准(国际标准化组织):用于工业润滑油(液压油、齿轮油等),按 40℃时的运动黏度划分,如 ISO VG 32(40℃黏度约 32mm²/s)、ISO VG 46 等,数字越大黏度越高。
基于油品的抗磨损、抗氧化、抗腐蚀等综合能力,不同用途对应不同标准:
-
API 质量等级(内燃机 oil):
-
汽油机油:从 SA 到 SN(目前最高级),字母越靠后,抗高温氧化、抗磨损、清洁分散性能越强。
-
柴油机油:从 CA 到 CK-4(目前最高级),侧重抗积碳、抗磨损和应对高硫柴油的腐蚀。
-
ACEA 标准(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):比 API 更严格,针对欧洲车型(如奔驰、宝马),分为 A/B 系列(汽油 / 柴油乘用车)、C 系列(低灰分,适配尾气后处理系统)、E 系列(重型商用车)。
-
ISO 标准(工业油):如液压油按 ISO 11158 标准,除黏度外,还规定了抗泡沫性、抗乳化性、氧化安定性等指标,分为 HL、HM、HV 等等级(HM 级为常见的抗磨液压油)。
|